<rt id="oefbo"></rt>
  • <source id="oefbo"></source>
        1. <video id="oefbo"></video>
          <source id="oefbo"><menu id="oefbo"></menu></source>
        2.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30 11:36:37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除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商的小數點定位問題。

            成功之處:

            1.緊緊圍繞知識銜接點,喚醒學生對整數除法計算方法的回憶。在教學例1中,先讓學生按照整數除法算出商,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然后再解決小數點的問題,重點講清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2.強化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讓學生不要受被除數的小數的影響,首先按照整數除法去除,再處理小數點。在教學例2中,主要讓學生思考如果有余數怎么計算,學生通過已有知識經驗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為學生學習新知掃清知識障礙。在教學例3中,繼續聯系例1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算出56除以7的商,重點讓學生知道8應寫在什么位置,為什么要把商寫在十分位上,然后再處理小數點,依然按照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最后再考慮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

            不足之處:

            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忘記點小數點。

            2.忘記寫單位名稱。

            3.計算出錯。

            4.商中間有零的忘了寫零。

            再教設計:

            訓練學生認真做題的良好習慣,特別是忘記寫得數、忘記寫單位名稱等普遍性錯誤,減少不必要的失誤,注重強化小數點、規范做題、認真書寫,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2

            這節課我以例題4作為教學重點,新課開始之前我的導入是這樣的:“小紅和媽媽去買水果,他們買水果的數量和付出的錢數”是這樣的,相繼出示例4的表格,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提問:

            從表格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從而讓所有學生看懂表格,根據這些信息,要求“每千克蘋果多少元?”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讓學生列式9.6÷3。引導學生將這個式子同整數除法進行比較,從而引出課題“小數除以整數”。在新課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9.6÷ 3”的得數。

            從教學過程看,所有的學生都用列豎式的方法進行計算,沒有任何一個同學想到用別的方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應該是學課書上的例題作為教學例題的原因,例題首先就給出一個定勢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打不開。

            在教學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時,我沒有讓學生進行討論,這一點是我做得相當不到位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遇到類似的問題,要多讓學生討論交流,讓小同學之間的思維相互碰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學中用豎式計算“12÷5”時,我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還有余數,要在余數后面添0后繼續除的方法;教學中用豎式計算5.7÷6時,我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商小于1的計算方法。最后,我要求同學們根據“單價×數量=總價”驗算上面的三道題,既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驗算的良好習慣,又進一步鞏固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3

            開學初,千頭萬緒,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課進行的很慢,時間已過將近四周,小數乘法的學習終于告一段落,雖然有部分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為了趕教學進度,我毅然決定開始進行第二單元《位置》,兩個課時的內容,同學們都掌握的不錯,今天上午我開始了小數除法的教學。計算教學是最枯燥的,以至于學生有稍許抱怨,第二單元怎么這么容易就過去了!我理解他們,本來學習基礎就不好,再接著學習難免壓力大了點。這也是20xx版小學數學課本照顧到的一個點,原來的數學書小數乘除法的章節是在一塊的,計算量都很大,而這次改革,中間已經緩沖了一個章節《位置》,學生換一種心情學習,頓時感覺心曠神怡!

            有了這些想法,今天上課前,我就給學生打預防針,“同學們,今天我們又要開始一個新的章節學習,小數除法,計算的學習最需要大家細心、認真,這可比小數乘法的學習難多了,你們要做好準備!”同學們一聽我這樣說,都被嚇壞了,坐的非常端正開始上課,生怕錯過了些什么。

            為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我在開始新課前,先出示幾道整數除法題目,除了幾個基礎特別差的學困生不會寫,其他學生都能算出正確的結果。(遺憾的是,我應該把這個環節放在課下,首先做課前調查,對于整數除法都不會的學生,進行課前補課,再進行小數除法的教學,會更加順理成章,這部分學生才會更有信心學好。)

            第一個環節大概用了五分鐘時間,之后我課件出示主題圖,復習數量關系速度×時間=路程,并讓學生明白問題求的是哪一個量,之后自然列出算式。這學期,我重點加強數量關系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數量關系對于分析問題非常重要,分析條件從最簡單的問題著手,讓學生養成習慣,為今后教學解決問題打基礎。

            列好算式,學生小組討論小數除法該怎么除呢,我重點引導學生利用轉化的方法,把他轉化成整數除法,但是這個環節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陰差陽錯,思維定勢不考慮小數點直接算,最后在商的查小數位數點小數點,卻也能得出正確的結果,當然這樣的思考方式是錯誤的。于是我與學生們一起轉換單位,把22.4千米轉化成米,有了第一步學生們思路大開,把這道題利用整數除法算了出來。接著,我引導學生列豎式,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因為是24個十分之一除以4,商應該是6個十分之一,在6的前面應該點上小數點,同時強調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之后,計算過程中就不用再出現小數點了。

            經過20分鐘的教學,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這節課,做一做三道題正確率在90%以上。同學們都很疑問,“老師,小數除法很簡單?”我總結,今天這節課大家聽的都很認真,所以你們掌握的比較好,而真正的困難在后面的內容,還有更復雜的呢,不知道你們還會不會像今天這樣態度端正,“能!”同學們異口同聲,我想這節課達到了目的,布置完作業,打鈴了,順利完成任務,“下課!”我們都笑著離開了教室。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小學人教版第九冊 第二單元的起始課,是學生掌握整數除法和小數乘法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

            但計算教學枯燥無味,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學生輕松獲得一定的計算能力呢?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新課程理念要求,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不能把知識的結構告訴學生,而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幫助學生在走向結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學得方法。

            在這節課中,我先引導學生主動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在探究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創造探究的氛圍。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促使了學習主動性,課堂氛圍好,學生和思維得到了發展,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在進行引導,這樣在教師的環環引導下明白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及算理后,及時進行練習和鞏固,并充分相信學生在整除法的基礎上,能遷移出類似的小數除法,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養成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而且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

            但是本節課在教學22。4÷4的過程中出現了我事先沒有預設的情節。主要過程是這樣的,我課前預設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把被除數擴大十倍。第二種是在不改變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把小數變成整數來算,結果超出了我的想象,學生居然根據被除數和商的變化規律,被除數擴大10倍除數不變,要想不改變結果商要縮小10倍。

            應用這一規律也能計算出正確的結果。這個是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課上我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因此我深深感受到上課之前要充分對學生了解。所謂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如果對學生不能進行了解,則無法顧及到學生的想法不知道學生真正需要的。學生第一單元學習的是小數的乘法,對于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相當的熟悉。

            所以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學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這個規律,從教學方法來說,每講一個新的內容或稍復雜的問題,一定要“吃透”新在什么地方,是在什么基礎上的新。也要發現與前面知識的聯系。

            根據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學習新知識。把新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從而擴展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所以這節課之前,我要能夠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也許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總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至理名言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也有著深刻的指導意義。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前的準備,而且還不能忽略課后的反思和總結。教師能及時總結和反思課堂上的得與失,恰恰就是找到再一次上好課的根源;相反,不及時反思或反思不到位,往往會失去良好的教學反饋資源。所以,如果教師能及時合理的抓住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會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5

           。1)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數點上了.同一個題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9.6 ÷ 3,3千克9.6元,問平均每千克多少元.孩子們想到了三個方法,第一個就讓我驚訝,他把9.6先乘10,除以3之后,得數再除以10,從而得到正確答案.他很好地應用了除法的計算規律,這是在四年級時學過的.第二個學生把9.6元轉化為96角,除以3之后得32角,再轉化為3.2元.這個學生利用了轉化的思想,轉化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個學生想到9元 ÷ 3 = 3元,6角 ÷ 3 = 2角,3元 + 2角 = 3元2角,也就是3.2元.第四個學生很干脆:“用豎式計算就可以.”呵呵,這可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于是,她一邊說,我一邊在黑板上寫,當商了3之后,她說要先點上小數點,我問為什么.其他學生也看著她,是一樣的問題.她說:“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顯然,這名學生是預習過的,對教材中的這句話非常熟悉.我追問:“為什么?”.引導學生從小數的計數單位入手,6個十分之一除以3得2個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寫2,所以要先點上小數點.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做了幾個練習,都做得不錯.

           。2)是整數除以整數的情況,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列出算式為12 ÷ 5,在整數除法中,當有余數的時候,就不再計算了;現在學了小數,就可以添0繼續算下去.豎式中個位

            商2之后,余數是2,教材中問:“接下來怎么除?自己試試.”有學生是預習過的,知道可以添0后繼續計算.可也有學生有疑問:“為什么要添0呢?”我讓孩子們討論這個問題,我引導他們往數的意義上去考慮,余數2不滿1個5了,可以看做20個十分之一,這樣就可以繼續除下去.20除以5得4個十分之一,所以,先點上小數點,在十分位上寫4.

           。3)是一種新情況,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5.7 ÷ 6,有好幾個學生張口就說出了答案.但列豎式的時候,遇到了問題:根據上面的例題知道,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可是商的小數點前面沒有數?這也難不倒孩子們,立刻就說出:“添0”.我糾正:“是商0,當整數部分不夠除的時候,商0,點小數點.”

            小數除以整數,本課新增知識點多,難度較大,特別是添0繼續除下去應引導學生去思考其計算依據.課堂中學生問到“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數時都是寫商幾余幾,可今天卻要在小數點后面添0繼續除呢?”這反映出新知與學生原有知識產生了認知沖突,在此應幫助學生了解到知識的學習是分階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無法解決的問題在經過若干年后就可以通過新的方法、手段、途徑來解決,從而引導其構建正確的知識體系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6

            今天講的是《小數除以整數》。復習舊知以后,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景: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鍛煉身體很重要。王鵬同學也很注意鍛煉身體。他計劃4周跑22.4千米。他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學生很快列出式子:22.44.在上周的教研中,有經驗的老教師說,這是一節新課的開始,學生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應該直接教給他們方法。我覺得這個式子不太難,就讓學生嘗試著自己試做。我提問了幾個程度不太好的,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全都做對了。我一看連潛能生都會做了,我再啰嗦一遍有什么意思呢?我就問學生:對于這道題,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班上的王國豪站起來說:老師,為什么余下來的24沒有點小數點?我一聽,這個問題正好問到點子上了,就把問題拋給學生: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家祺說:老師,可以把22.4當成整數來算,所以不用點小數點。

            還有其他意見嗎?我問。

            我覺得24指的是24個十分之一,所以不用點小數點。班長高夢甜說。

            我們作為成年人,有時太低估孩子們的能力了。聽聽,他們的回答多精彩!

            接下來,我徹底拋開課件,獨自發揮了:同學們,你們真棒,今天的內容,老師不講你們都會了。能再幫老師解決一道難題嗎?學生一聽能幫老師解決難題,頓時來勁了:能!接著我例2口述出來:

            王鵬爺爺計劃16天跑28千米。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這道題有一定的難度,最后在我的點撥下,學生解答出來了。

            全課講完后,我對本節課進行了簡單的檢測。整體效果不錯。本節課學生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也超額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課堂不在于老師表演的多么出色,學生的出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只有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學生才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7

            “小數除法”這一單元的教學非常重要,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備課時非常重視,絲毫不敢懈怠。課前我認真分析這單元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熟知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在教學中駕馭比較熟練。

            一、成功之處

            1.溝通舊知,學會遷移。

            課堂開始,我首先通過200÷5=576÷48=832÷32=這幾道典型的整數除法的題目,引導學生回憶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強調:先看除數是幾位,就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前幾位不夠除時,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寫在那位上面,不夠商1,要用o占位。這樣喚醒學生對整數除法計算方法的積極回憶,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教學中聯系王鵬和張爺爺鍛煉身體的實際生活,出示教材第24頁情境圖,讓學生先說一說從圖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據圖上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這樣出示解決的問題:王鵬堅持晨練。他計劃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通過生活中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3.遷移類比,研究方法。

            出示題目之后,我放手讓學生先自主研究,再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匯報22.4÷4的計算方法時,研究出了3種方法:一種是在課本上出現的把小數變成整數來算(單位轉換);另一種是直接用小數來計算,重點要說明為什么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第三種方法學生根據商的變化規律,被除數擴大10倍除數不變,要想不改變這道題的結果商要縮小10倍。即計算224÷4后,再把商縮小10倍,這也充分說明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是值得肯定的。

            課堂中林文軒提出了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問題: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數時都是寫商幾余幾,可今天卻要在小數點后面添0繼續除呢?他能提出這個問題,可見孩子思考非常深入,因為新知與學生原有知識產生了沖突,這時我加以表揚并認真耐心地引導。

            4.加以總結,規范方法。

            雖然課本上沒有明確的計算法則,但我想有必要讓學生經歷將計算方法歸納概括并通過語言表述出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商的小數點位置與被除數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學生積極動腦,加以總結:因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說,被除數和商的相同數位是對齊了的,只要把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這樣學生將計算方法加以規范,用方法引領學生的計算。

            二、改進之處

            1.有些學生試商不是很熟練,需要加以鞏固,尤其是商中間有零的除法掌握情況不太好,有時會把商中間的零給忘寫,或者漏洞商的小數點,或者與被除數的小數對不齊,需要及時彌補加以練習。

            2.個別學生書寫不規范造成了不必要的錯誤。比如豎式中的數字寫得太擠了,豎式中數位沒有對齊,也就造成了計算出現錯誤。

            3.應加強聯系,提高正確率和熟練程度。教材在編排時相應的練習較少,課后補充的題也較少,我在下面的練習課上再精挑一些計算題讓學生進行計算比賽,既達到了訓練計算能力的效果,又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在課堂上,我應更多的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重視應對,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8

            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數點上了,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同一個題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總路程,問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們想到了三個方法,第一個就讓我驚訝,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數再除以10,從而得到正確答案。他很好的應用了除法的計算規律,這是在四年級時學過的。第二個學生把22.4千米轉化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轉化為3.2千米。這個學生利用了轉化的思想,轉化是數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個學生很干脆:“用豎式計算就可以!焙呛,這可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于是,她一邊說,我一邊在黑板上寫,當商了3之后,她說要先點上小數點,我問為什么,教學反思《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其他學生也看著她,是一樣的問題。她說:“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憋@然,這名學生是預習過的,對教材中的這句話非常熟悉。我怕有學生對“商”和“被除數”不明白,特意在這兒多問了幾句,說明哪一個是“被除數”,哪一個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做了幾個練習,有六名學生板演,都做得不錯。

            例2是一種新的情況,列出算式為5.6÷7,有好幾個學生張口就說出了答案。但列豎式的時候,遇到了問題:根據上面的例題知道,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可是商的小數點前面沒有數?這也難不倒孩子們,立刻就說出:“添0”。我糾正:“是商0,當整數部分不夠除的時候,商0,點小數點!

            在整數除法中,當有余數的時候,就不再計算了;現在學了小數,就可以添0繼續算下去。例3就是這樣一種情況,算式為1.8÷12,豎式中商了0.1之后,余數是6,教材中問:“接下來怎么除?自己試試!庇袑W生是預習過的,知道可以添0后繼續計算?梢灿袑W生有疑問:“為什么要添0呢?”我讓孩子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啊,為什么可以添0繼續算?也許是熟視無睹了吧,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討論一段時間后,幾個學生發言,但都不合適。于是,我引導他們往數的意義上去考慮,商1的時候,是把1.8看作18個十分之一;余數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來的)后,即為60個百分之一,這樣就可以繼續計算了。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9

            《小數除以整數》是學生學習小數除法的開始,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為了打破傳統的計算教學方法,突出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我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較好的處理了“算用”之間的關系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突出“算”與“用”的結合,在計算教學的同時也比較充分地體現解決問題的教學。課的開始,我出示情景圖——媽媽在購買水果,已知水果的數量和總價,提出問題:每樣水果的單價是多少?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列式。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主解決問題,體現策略的多樣性!這樣處理,不但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的小數除法產生興趣,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能把知識的結構告訴學生,而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幫助學生在走向結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習得方法。而這節課中,學生已有整數除法作為基石,因此,自主探索與合作探究就成為了本課重要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進行探索,并通過與小數除以整數的一般方法的對比,使學生看到兩種方法的聯系。接著,組織學生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合作討論(如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幫助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算理。讓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自身良好的數學素質并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

            從作業反饋看,學生掌握不夠理想的。課堂作業全對的人數為65%左右,有錯誤的同學也大多不是因為算理的錯誤,而是由粗心馬虎造成的。

            本節課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留出幾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堂作業,更談不上滲透下一節課的知識,或設計一些開放型的練習供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鞏固。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9-07

          小數乘以整數08-02

          小數乘整數08-02

          第十一冊整數除以分數08-02

          小學數學《小數乘小數》教學反思08-15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的教學設計與反思05-12

          小數乘以整數(參考教案二)08-02

          數學教案-整數乘小數08-02

          數學教案-小數乘整數08-02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08-02

          国产精品无码综合区_a喷亚洲欧美淫爱_5月婷婷中文字幕mp4_囯产目拍亚洲精品资源